IM体育城轨协会:自主创新是推动轨道交通发展的核心动力
发布日期 :2024-09-17

IM体育本报记者 孙丽朝 北京报道

“目前,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营业里程已超过1万公里,在建里程超过5000公里。建设轨道交通作为我国推进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,我们深知自主创新是推动行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。”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、原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产业司巡视员李国勇在5月15日召开的“创新质造,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品牌”轨道交通产业品牌宣传周活动上作出上述表态。

李国勇认为,在当前新时代的背景下,更要全面推进轨道交通产业向创新、高效、绿色、智慧、低碳和可持续方面发展,塑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轨道交通产业品牌。

“一方面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,不断突破技术瓶颈,推动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材料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。在保障轨道交通安全的前提下,不断提升运营效率。另一方面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,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,不断提升绿色低碳技术的自立自强能力,构建绿色、智慧、融合的轨道交通产业体系,实现行业可持续、高质量发展。”李国勇强调。

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、副总经理张贻兵表示,新时期轨道交通产业发展需要拥有全球视野,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,加快产业走出去。

“在技术革新、绿色转型、国际合作等多重因素推动下,轨道交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,也面临着如何平衡成本、效率与可持续的挑战。随着共建‘一带一路’倡议国际合作框架的推进,只有充分利用全球视野,识别新的市场机会,深入挖掘新兴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,通过海外项目合作、技术输出、本地化生产等方式,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,参与全球市场合作竞争,才是培育和提升我国轨道交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。”张贻兵强调。

在张贻兵看来,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培育轨道交通新动能,塑造新优势的核心要义。目前,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链企业超过850家,产值规模突破2500亿元,产业规模和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列。但轨道交通产业链、供应链仍有一定短板,创新研发能力不足,装备制造业领域与国内优秀城市相比还有提升空间。

“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,广州地铁在广州和大湾区运营的地铁和城际里程将超过1000公里。随着运营线网规模不断增加、运营年限逐渐增长、设备设施更新升级、人流密集等影响,加之极端灾害天气频繁出现,安全、绿色、智慧、高效,对广州地铁及整个轨道交通行业带来的压力和动力是一致的,现实需求也是日益迫切的。只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,推动技术创新突破,生产要素创新配置,产业深度转型升级,持续提速产业发展,推动湾区融合,才能持续不断发挥轨道交通经济大动脉的牵引作用。”张贻兵表示。

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、原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表示,质量是品牌的基础,创新是品牌的灵魂。我国轨道交通里程已是世界第一,实现了跨越式发展,下一个目标是推动中国轨道交通品牌走向世界。他提出了两点建议:一是成立轨道交通品牌集群,主导发布中国轨道交通品牌榜,助力中国轨道交通品牌在国际竞争中占得高地;二是共同推动建立国际轨道交通品牌中心,开展轨道交通品牌评价的国际团体标准制定、世界轨道交通品牌榜发布、轨道交通贸易平台建设、轨道交通品牌发展指数发布、轨道交通世界品牌大会筹办等五方面的工作。

交通运输部5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4月,我国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10条,运营里程10273.7公里。其中,地铁、轻轨、市域快速轨道等大运量运营里程9576.4公里;单轨、磁浮等中运量运营里程202.5公里;有轨电车、自动导向轨道等低运量运营里程494.8公里。

(编辑:郝成 审核:吴可仲 校对:刘军)